无边无界——贺奇、周章科艺术联展
发布时间:2024-10-10 14:30
信息来源:春城文艺

主办单位:

文达画廊

昆明美术家协会

支持单位:

昆明民盟美术院

西南林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彩云里艺术中心

展览总监:包朝阳

学术支持:李 森

策 展 人:黄丽蓉

展览执行:杨浩宸、姚诚

影像编辑:李燕祥、朱晗琪、马潇祺

Vi 设 计:雷国璠

展览时间:2024年10月13日—10月27日

开幕时间:2024年10月13日  下午3:00

展览地址:文达画廊·彩云里艺术中心(昆明市西山区书林街128号)

640 (2)

前 言 

文/黄丽蓉-  (文达画廊合伙人、策展人)

小时候以为人在长大之后可以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和事业是必然的事情,长大之后才发现,能在众多行业中找到并突破重重阻碍选择并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何其幸运,贺奇、周章科便是这样“幸运的人”。

2019年,贺奇、周章科相识于一次写生活动中,周章科写生中独特的个人绘画语言,吸引了同为画家的贺奇,一句“你一定是有过国外学习经历的人,你的绘画语言与国内画家的都不一样” 打开了两人之间的话题, 在两人的逐步深入交流中,发现彼此对艺术创作的理念和坚持越发一致, 加上相似的经历(均为从事艺术之外的行业,为了自己热爱的绘画艺术而放弃自己原有的事业,踏上艺术创造之路),这使得两人在之后的来往中逐渐成为艺术创作道路上的同行者。

贺奇从小就十分沉迷于绘画,近乎于偏执沉浸绘画世界的状态也让其父母十分担忧,时常督促其外出玩耍,在不知不觉中绘画这颗种子已在他心中生根发芽,经过多年的努力,1985年贺奇以专业分第一的优异成绩考入中央民族大学美术系,并接受了大学更加正式、严谨的教学,同时在学习期间他也在不断涉猎和汲取不同类别的艺术养分,为其后期艺术创造增强了眼界,1989年贺奇在中央民族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毕业后,分配到昆明市文化局民族电视剧制作部工作。贺奇是勇于探索和追求新的可能性的人、不断重复的工作状态无法满足贺奇自己对外界世界的探索和好奇心,1994年他选择了下海经商,当过记者,做过工程,最后选择了会展策划作为他的事业,并成为了云南省内第一批进行会展策划的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展活动的蓬勃发展也让其积累了相应的财富,并陆续成立了两家会场搭建和文化传播公司,长期的会展现场统筹和设计绘制效果图的经验,也为其沉淀了深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扎实的速写能力,社会的磨练和经历也让他的系列作品中更具现实批判性。 2009年,在经历了长期的事业打拼和追求梦想之间的矛盾挣扎后,他决定关停公司,全身心进行艺术创作,时年42岁。身边的朋友和合作伙伴都无法坚信他能在这条道路上走下去,预判其无法在这个行业坚持够10年,然而对于贺奇而言,已近天命的年纪,反而更加坚定这下定决心之后的选择。

2019年“方圆五十里”贺奇艺术展,展览取得了成功,贺奇对绘画的追求和坚持却打破了朋友们的预言,其作品得到了社会各界和专业藏家的认可。

一位成熟的艺术家,都有着自己的绘画语言和体系,而一位成熟且睿智的艺术家是不会局限于自己当下的优越状态而不敢尝试更多的可能性。贺奇很明显是属于后者。作为他这个年龄阶段的画家来讲,很多艺术创作者已经放弃了对更多艺术形式的尝试和探索,而贺奇确实是一个不断探索尝试的人。

2022年,贺奇接手了当时只有两位成员的民盟画院,并在画院的招纳人才及画院发展上竭尽心力,近年来频繁的社会活动分散了他的大多数的注意力,他的系统创作也因此暂停,可利用的碎片化的时间也让他重新审视了原有材料创作的局限而尝试了更多创作的可能性,近几年进行了刮画、纸本综合、ipad绘画等不同材质和方式的创作和探索,他具有批判现实题材的系列作品,在线下线上也收获了众多的喜爱与共鸣。

当下对于不同创作题材的尝试与探索的贺奇,是内心对艺术进入到更加自由探索的贺奇,本次展览他的作品呈现出多元的面貌,既有对批判现实题材的深刻洞察,又有对不同风格的勇敢探索,通过不同的创作方式进行呈现,贺奇的作品就像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折射出人性的复杂与世界的多元。

与贺奇从小就明确自己的绘画梦想不同的是,周章科是在接触社会,有过不同的社会经历之后才逐渐明确自己对艺术的追求。

大家所了解的周章科,近几年在云南艺术圈内尤为出众,其作品入选了近60场国家级、省级的展览,并在国内外各项展览上屡次入选与获奖,独特的创作风格让人印象深刻,丰富精彩的履历,不禁让人好奇他否是来源于从小扎实的基础培养和到名师不断指引?然而事实却并非完全如此。

1982年周章科出生于湖南株洲炎陵县,童年的他无拘无束的生活方式和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给了他无限自由的想象空间,并为他今后的艺术创作奠定了无限想象力的基础。2002年,他考上了广西师范大学建筑设计专业,毕业后就职于建筑类公司,因其学习的建筑学专业和所接触到工作,让他励志成为一位像罗伯特·文丘里(美国著名建筑师)、安藤忠雄(日本著名建筑师)等一样优秀的建筑师,并为此付出行动。然而一次偶然的骑行之旅却让他确定了对绘画艺术的向往。

2006年下半年,周章科和朋友一同进行了长达8个月的骑行旅行,途径云南、贵州、四川等地,每天除了骑行就是绘画,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自己对大自然一花一草一木、昆虫、动物等不同的自然生命体的热爱,他能感受到不同生命体的“呼吸”并与自己产生共鸣,他想通过手中的画笔将感受到的大自然不同的生命状态真实表达出来的想法愈加强烈,心里那颗对艺术的渴望和向往的心逐渐清晰。(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段写生的过程中,“树”也成为了他写生画面中的重要主体,这个在他后续的创作中也经常可见)。

此时的他,在对艺术的热爱逐渐明确后,却苦于未受到过专业的绘画造型、色彩等基础训练而不够自信彻底放弃目前的生计专职绘画。然而,2008年的一次汶川援助经历,让他最终坚定了自己内心的想法。2008年5月12日,汶川爆发了里氏震级8.0级的地震,震后,全国人民发起了无数自发救助的行为,周章科当时所在的单位也不例外,当时的单位负责人(周章科称之为:余工),以集团名义捐助汶川地震相应慈善款,并组建一支知识教育援建队伍,援助灾区孩子的知识学习,此时,急需一位带队人。然而,由于汶川余震不断,许多人不敢冒险前往,在同事眼中性格不够活泼、偏内向周章科却主动站了出来,成为了本次援助活动的带队人。

随后周章科独自前往四川大学、重庆大学志愿者到灾区给孩子们上课。课后,他带领与他年龄相仿的大学生到陶平寨、萝卜寨的山上去画画,有次一群孩子突然跑过来抢着喝用来调色画画、已经浑浊的水,因为地震导致本地灾民严重缺水,极度饥渴让这群孩子以最直接的方式来拯救自己的生命,而另外一边在灾区难民安置点帐篷外,是经历地震、生死之后成群的大人们聚齐在一起打牌消磨时光,生命无常,他们不约而同选择了活在当下、及时行乐。这两件事情的发生,让周章科对生命有了重新的思考,这一刻他十分明确的决定了在他有限的生命中,一定要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从事自己热爱的绘画艺术事业。

在灾区回来之后的周章科在余工的赞助下,踏上了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七年的本硕求学之旅。相比于同时期报考俄罗斯列宾美院的同学来讲,半路出家的周章科,他的绘画基础水平无疑是不具备任何优势的,但其早年在社会的经历让他的作品更具有思想性,加上其个人努力和天赋让他的作品充满了创造力,这也让他被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舞台美术系破格录取(在此之前,俄罗斯列宾美院舞台美术系并未有招收过中国学生的案例)。刚到大二的周章科以突出的表现和优异的成绩被推荐转到了油画系,并进入到了列宾工作室,求学期间有百余小稿、作品被学校收藏,大学毕业创作《大唐玄奘》获得了列宾美术学院学术嘉奖(学术嘉奖是列宾美院毕业创作的最高荣誉), 2017年求学毕业本有留校任教机会的周章科,毅然决定回到中国,寻求自己的绘画语言,他选择来到了他多年前骑行过程中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云南,云南多元的自然环境和人文风貌为他的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来源。

周章科生性内向,多年沉迷于求学和艺术创作而忽略了参与社会活动,不善与人打交道,而与贺奇为主的朋友们相识打破了他的习惯,在与各位师友的来往中,他也逐渐活跃在大家的视野。近几年的他在省内外各博览会和活动中已经受到了各界的认可,并获得了关注与作品的系列收藏。他希望通过本次展览,自己的作品能被云南的观众所熟知,给更多观众带来新的视觉体验,更多的情感共鸣。

本次展览名为“无边无界”,恰如其分地体现了两位艺术家的艺术追求。展览展出包含纸本综合材料、油画、装置、雕塑、刮画、数字绘画等不同形式的作品100余件。

区别于早期“乡土系列”作品,本次贺奇带来现实批判性和更具深刻思考性的作品,既有架上绘画语言的探索和尝试,也有更具直面社会真实的数绘作品、更有体系成熟、主题突出、画面对比强烈的刮画作品。周章科带来的既有充满想象空间的魔幻现实的架上绘画作品,也有像哈尔移动城堡般奇异生动的装置作品和周边衍生品。展览作品以多种艺术形式方式相互呼应,打破了传统艺术的边界。周章科的作品,从心出发,带领观众走进一个充满奇幻与想象的世界,让人在惊叹其创造力的同时,思考现实与幻想的边界。而贺奇多元的作品,则像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既有对现实的批判,又有对美好的追求,让人在欣赏其作品的同时,也对社会有了更深刻的共鸣。

他们的作品虽然风格各异,但在“无边无界”这个主题下,找到了一种奇妙的和谐与共鸣。他们不受传统的束缚,勇敢地探索艺术的无限可能,用作品诠释着艺术无边界的理念。对艺术的坚持和热爱,让他们的殊途同归,不同的人生经历与艺术风格相互碰撞,激发出更多的创作灵感与火花。

在这个充满挑战与变化的时代,“无边无界”联展也将让我们看到了两位艺术家对艺术的执着与热爱,同时也在提醒我们,无论生活多么忙碌和不易,都不要忘记心中那份对美好的追求。勇敢地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坚持自己的热爱。(注:感谢张光华女士对本文的校对和指正)

艺术家简介

QQ20241010-142639

艺术家 周章科

1982年,湖南人,本硕毕业于世界四大美院之一的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会员,俄罗斯美术家协会会员,云南美协理事,云南水彩艺委会委员,昆明市美协副主席,昆明民盟美术院副院长,云南画院特聘青年画家,云南文学艺术馆特聘艺术家,湖南画院特聘画家,李可染画院特聘画家,西南林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师。第十一届全国文代会艺术家代表,第十届中国美术家协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作品曾入选第十三届,十四届全国美展等国家级重要展览二十多次,省级展览四十多次,荣获多个国际、国家级及省级奖项。多件作品被列宾美术学院、中国美协机构,云南美术馆,青海美术馆等国内外美术机构及个人藏家收藏。

QQ20241010-142708

艺术家 贺奇

1967年生于昆明市

1989年中央民族大学美术系本科毕业,油画专业, 获文学学士。

现为国家民族画院研究员;昆明民盟美术院院长;云南省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委员;云南省油画学会常务理事;民盟中央画院云南分院理事;昆明政协书画院委员;昆明市风景画学会会员;龙泉古镇文化研究院研究员;职业画家。作品曾获《第六届云南省青年美术家作品展》一等奖;《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2014·云南省美术作品展》三等奖;《中国-南亚东南亚国际美术展》优秀奖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