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美丽,看不完,写不完。今天,我们来品味两位儿童文学作家笔下描写春天的美文。
吴然先生的《春天的拜访》,轻盈小巧,充满跳动的声韵美,和春天的万物律动高度和谐;一如既往的亲切态度,彰显出满满的生活气息。
湘女老师的《有一个春天叫昆明》,选自她的同名散文集,则是另一种风格,热情洋溢、恣肆铺陈。她的笔下,昆明这个“春天”,是浓墨重彩的华章。
春天的拜访
选自散文集《开花的季节》吴然
叽叽、喳喳,学着小鸟的鸣叫,学着小鸟的歌唱。
春天,我们走进树林。去拜访野花,去拜访草叶上的雨滴,去拜访新发的嫩芽,去拜访小鸟。
一切都是那么新鲜,包括我们自己。
姑娘们采了多少野花呵,美丽的花冠,把她们打成林中公主。
我们不但喜欢采花,我们还喜欢小鸟。
这片芬芳的树林里,住着许多小鸟。
有鹧鸪,有斑鸠;
有杜鹃和画眉,有栀子花雀;
还有布谷鸟和山喳鸟......
鸟儿们在这里捉虫,在这里唱歌,用歌声、用飞翔,它们传递友谊,传递树叶和花朵的悄悄话,传递树林里的故事。
看见我们,鸟儿们还有些害怕。它们飞到高高的树枝上, 躲藏起来。
哦!朋友们,你们错了。我们已经不是淘气包了,我们不会再捕捉你们了。
看我们带来了什么?
草编的鸟巢,木制的小屋!
喜欢这些礼物吗?盼望你们多下蛋,多孵宝宝。
快来看看你们的新居吧!鸟巢编得多么精细,又柔软又暖和。木制的小屋来自童话国。叽叽、喳喳,我们和小鸟声声呼应了。
有一个春天叫昆明
选自散文集《有一个春天叫昆明》湘女
一直以来,我都想为我深爱的昆明做一个形象的定义,因为她的春天,因为她的美。
一直以来,我始终没能找到贴切的比喻。因为昆明是独特的,是无可比拟的,也是不可能轻易就将她限定为某一范畴的。
从我认识昆明的第一天起,到今天已与她相亲相爱多少年,在所度过的这些漫长日子里,昆明,犹如和风细雨,是一点一滴融入我的血液,一丝一缕化进我的心田呢。
“昆明”的概念,给人的是一个四季如春的“春城”景象,而我觉得,昆明本身就是一个春天,一个独有风姿,独具妖娆的云南高原的春天。这个春天,不同于春阳缠绵,莺飞草长的江南春,不同于残雪碎冰,春水冻土的东北春,不同于北方柳絮飞扬的春,不同于蜀地雾里花开的春,不同于长江沿岸纷纭斑斓的春,也不同于西部高坡艰涩稀疏的春……
昆明对春天的诠释别具一格,昆明这个“春天”,温润明快,没有界限,没有片段,没有序曲,没有纠结,草始终在长,花始终在开,特殊的高原气候和山风,将所有关于春的元素,浓缩成一片明媚,一缕清新,一汪水色,一重诗意……温和而有力地,不动声色地,就让你全身心沉浸到春天里……
突然就悟到,有一个春天,就叫“昆明”。
这个“春天”,看得见,摸得着。
你可以在春季看到秋天的花,淋到冬天的雨,可以在冬日晒到夏天的太阳,在夏日吹到凉爽的秋风……大自然已经把四季融汇于一起,很立体很具象地托出一个昆明这个明媚无限的“春天”。
一路丰润清峻的山水,提示着你在向一个春天靠近。
天很蓝,仿佛近了许多。树木花草都很鲜活,不分季节地蓬勃生长,可以将“春天”延续成一年三百六十五天。
山萦水绕,高峰盆地,每一个角落每一片山野都跃动着春的魅力。
一大片粼粼波光,映出一大片隐隐城廓,春光春阳下,壮丽的大城昆明,以近两千米的海拔高度,以一个春天的具体形象,矗立在云南高原的之上,浩瀚滇池之滨。
登高四望,由东到北,由西到南,山山相连,群峰林立,江河湖泊,水波泛泛。
这里山多。
自川西鲁南山脉延伸而来的珙王山系,与滇东北乌蒙山脉连接的梁王山系,恰似两条有力的臂膀,环绕起一个滇池,又拥抱着整个昆明。从四千三百余米的轿子雪山到六百余米小江河谷,山峰的海拔落差,造就了昆明境内险峻跌宕的地势。而这样雄峻的大山,却能用漫山遍野、常开不败的杜鹃花、山茶花和各色野花,将昆明的春天诠释得天姿妙曼,完美无缺。
这里水多。
方圆一万五千多平方公里的昆明坝子,五百里滇池,烟波浩荡,盘龙江、宝象河、洛龙河、捞鱼河、大河、柴河、东大河、金汁河、银汁河、采莲河、玉带河等大小20余条河流纵横境内,无数溪汊沟渠、龙潭山泉,如珍珠美玉,闪耀其间。更有那些美丽如画的湿地公园:捞鱼河湿地、斗南湿地、海洪湿地、西亮塘湿地、海东湿地、宝丰湿地……每一片湿地都鸥飞莺舞,争奇斗艳,每一个角落都美轮美奂,惊艳迷人……
山与水的精魂灵气,孕育出一个风光旖旎、春色永驻的昆明;
山与水的丰饶美丽,让所有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的万物众生,都洋溢着一种灵性,勃发着一种朝气,弥漫着一片神奇。
抬头望去,云是彩色的,太阳是鲜艳的;举目四顾,葱郁的树木,缤纷的花草,游走的人群,无不妩媚生动,清新水灵。
来,敞开你的心扉,去体验昆明的灵性,伸开你的双臂,去拥抱昆明的春情;不用刻意,不用寻觅,信步游走,随意采撷,每一步都有新的发现,每一眼都有新的惊喜,在这个春天里,景物之外,你还能捕捉到许多正在模糊的东西,比如理想,比如浪漫,比如美好,比如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