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瓦猫夜话公益讲座”第五期在龙泉古镇博物馆群落·瓦猫博物馆举办。本期讲座以“三十载的坚守——龙勇诚先生的滇金丝猴科研探索之路”为主题,特邀被誉为“滇金丝猴保护第一人”的龙勇诚教授担任主讲人,人们都亲切称他为“猴爸爸”。
讲座由龙泉街道主办,龙泉街道司家营社区、龙泉古镇博物馆群落.瓦猫博物馆、盘龙区作家协会、盘龙区“文化+”专业人大代表工作站承办,吸引了众多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包括人大代表、作家、高校师生、环保志愿者及市民代表。
滇金丝猴是中国特有的濒危珍稀野生动物。早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第一次公布保护动物名单时,它就被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但当时的科学家和相关林业机构对它知之甚少,当地村子甚至仍沿袭着狩猎的传统。要真正保护这一珍稀物种,首要任务就是摸清它的地理分布和种群数量。
龙勇诚,这位被誉为“猴爸爸”的科学家,用三十年青春扎根滇西北高山密林,将滇金丝猴从濒危边缘拉回,曾多次深入高山雪线,长期致力于滇金丝猴野外科学考察和保护工作,不仅为我国滇金丝猴保护事业提供了一手宝贵资料,也为我国制定滇金丝猴保护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在滇金丝猴的保护和研究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讲座中,龙勇诚以珍贵影像和亲身经历,带观众走进这场人与自然的守护之旅。通过珍贵影像资料展示了猴群攀援雪岭的灵动身影,向听众们分享他对金丝猴的喜爱“它们很美、很萌,喜欢追逐打闹玩游戏。它们和‘国宝’一样珍稀,却因隐居雪山而鲜为人知,若论‘颜值’,这身黑白皮毛和红唇,可不输熊猫的黑眼圈!是和大熊猫一样珍稀的保护动物,应该引起大家的关注”。
“为什么滇金丝猴选择与雪山为伴?它们的红唇是进化奇迹还是自然馈赠?”一张滇金丝猴的“烈焰红唇”特写引发惊叹。龙勇诚解释道,这一标志性特征实为自然选择与性选择的双重杰作:“成年雄猴的红唇会随交配季变得鲜艳,如同‘爱情信号灯’;在族群中,唇色深浅还象征着社会地位,主雄猴凭借醒目的红唇震慑对手、维系族群稳定。”
雪山精灵的故事,是生命韧性的赞歌,也是人类责任的警钟。讲座尾声,龙勇诚强调:“保护滇金丝猴不仅是拯救一个物种,更是维护整个横断山生态屏障的关键。”呼吁每一位听众都通过支持环保组织、参与生态旅游等方式贡献力量。
“瓦猫夜话公益讲座”由龙泉古镇文化研究院和瓦猫博物馆联合举办,以昆明历史文化、民风民俗为切入点,通过公益讲座形式串联历史文脉、非遗技艺与当代生活,邀请市民、学者、手艺人共话昆明文脉,宣传推广本土文化,为昆明“历史文化名城”品牌注入新内涵,成为昆明打造区域性国际人文交流中心的重要文化名片。(昆明信息港 记者孙红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