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推动云南文学走向世界,进一步加强与塞语国家的文学交流,应波黑塞族共和国作家协会邀请,并经中国作家协会协调,由云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雷平阳同志率领的云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代表团一行2人,近日对波黑进行了为期七天的友好访问。此次访问取得丰硕成果,圆满完成预期目标,有效增进了与波黑及周边地区文学界的相互了解与合作。
波黑塞族共和国广播电视总台报道现场访问期间,代表团重点参加了波黑塞族共和国作家协会主办的第十届国际文学大会及其系列重要活动,包括大会开幕式、“开卷奖”颁奖典礼、雷平阳塞尔维亚语版诗集《唯有星空例外》推介会以及“国际诗歌之夜”朗读会等。这些活动汇聚了来自中国、波黑、塞尔维亚、亚美尼亚、法国、日本、斯洛伐克、匈牙利、北马其顿等近九个国家的诗人、作家、学者和翻译家。
雷平阳在第10届国际文学大会开幕式上朗诵主题诗歌
10月28日上午,代表团抵达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机场后,即刻乘车前往波黑塞族共和国首府巴尼亚卢卡。下午,代表团出席参加波黑塞族共和国作家协会举办的第10届国际文学大会及周年纪念活动。本次大会邀请了来自中国、波黑、塞尔维亚、亚美尼亚、法国、日本、斯洛伐克、匈牙利、北马其顿等9国的诗人、作家、学者、翻译家等近40人参加。
颁奖典礼现场
活动开幕式上,波黑塞族作协主席普雷德拉格·比耶洛舍维奇(Predrag Bjelošević)向雷平阳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致以崇高敬意。他提到,当今世界,对立加剧,世人热议冲突远超文学,关注阻隔多于沟通,追名逐利而非理想。纵然如此,“我们的使命就是连接世界,建立联系”,理性与诗意终将胜利,文学将始终守护着人们的精神高地,不断重建失落的信任。波黑塞族共和国教育和文化部部长助理塔尼亚·贾科维奇(Tanja Đaković)在致辞中说,此次活动“正是艺术的力量所在,它能够连接断裂的纽带,搭建对话与合作的桥梁,并以某种方式证明,艺术无国界,艺术创作的天空属于所有人”。
雷平阳接受当地电视台采访
会上,雷平阳向波黑塞族作协表示了诚挚感谢,对再次来到巴尼亚卢卡参加国际文学大会感到荣幸和高兴,并用母语朗诵了符合此次大会主题的诗歌。
10月29日上午,在米兰诺维奇故居文化中心,雷平阳受邀参加了第10届国际文学大会“开卷奖”颁奖典礼并接受波黑塞族共和国广播电视总台采访。雷平阳在采访时表示,接连两次来到这里,感觉是分别抵达了两座“天堂”,这种经历与体验是独一无二的。用自己的母语创作的诗歌,能用另一种不同的语言,在另一个国家被认可、传播,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塞语诗集的获奖与出版,让自己倍感荣幸。
“国际诗歌之夜”朗读会现场
会后,雷平阳向此次“开卷奖”获得者——亚美尼亚诗人巴布肯·西蒙扬(Babken Simonian)表示祝贺,并和其他与会作家进行了友好交流。
下午,代表团参加了在塞族共和国国家与大学图书馆举办的题为“诗人庆典”及“国际诗歌之夜”朗读会活动。参会作家及诗人为现场观众进行了诗歌朗诵。每位作家朗读之后,听众都报以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雷平阳朗诵代表作
10月30日上午,波黑塞族作协在当地最有名的中学巴尼亚卢卡语言学院举办了雷平阳塞语版诗集《唯有星空例外》的推介会,作家、诗人及学院师生代表约60人参加。雷平阳为现场来宾朗诵了代表作。
对话交流现场
波黑塞族作协主席普雷德拉格·比耶洛舍维奇(Predrag Bjelošević)说,雷平阳的诗引领我们进入一个联结地域与普世、自然与灵性、痛楚与美的诗性世界。他的诗歌既根植中国传统,又能引起当代读者共鸣。他的诗作向我们证实:在当下这个技术至上、浮躁快速的时代,诗歌仍然是迷人又亲近的。这正是雷平阳诗歌的最大价值所在:它温柔地引领着我们回归本真、回归痛楚、回归爱,日常生活的白描意象里,隐藏着生命最深的奥义。
雷平阳获“中国-波黑文化交流贡献奖”
在对话分享环节,代表团与波方作协主席围绕诗歌的意义、两国文学发展状况、对外交流情况、作品互译出版等进行了交流讨论。雷平阳表示,中国作家和诗人深受世界文学的影响,塞尔维亚作家伊沃·安德里奇和米洛拉德·帕维奇的作品在中国很受欢迎。比耶洛舍维奇问到,作为诗人,如何看待诗歌最深刻的奥秘。雷平阳表示,诗歌是用语言再建一个供养人们灵魂的纯净世界。诗歌的道路是走不完的,诗歌的奥秘也是具有生长性的。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自己在当代中国社会中的角色即是古老汉语诗歌传统的继承者,也是当代汉语新诗的探索者,自己的义务就是写出优秀的诗篇。在读者交流环节,在场来宾积极提问,气氛热烈。雷平阳说,诗歌是具有未来性的。就像身处大雾中寻找一头白象,在提笔写诗之前,永远也不知道诗歌将会走到哪里。当听到用自己的母语写作的诗歌被用另一种语言呈现出来时,好像诗歌又被赋予了另一种生命,感觉供养了伊沃·安德里奇和米洛拉德·帕维奇的这片神性的沃土。10月30日下午,在米兰诺维奇故居文化中心,代表团参加“和平诗讯”发表活动。本次“和平诗讯”由亚美尼亚诗人巴布肯·西蒙扬(Babken Simonian)宣读。他在致辞中说,诗人是联结民族与国家的桥梁,他愿同各国诗人一道,以文墨抗击黑暗,藉文字消弭纷争,以诗歌之力,推动世界趋向美好与安宁。会上,雷平阳朗读了收录在其塞语版诗集《唯有星空例外》中的诗歌,并获波黑塞族共和国作协颁发的“中国-波黑文化交流贡献奖”。10月31日,代表团同波黑塞族作协一道,前往弗尔巴斯河畔克鲁帕小镇开展采风创作及交流活动。各国诗人齐聚,执笔临流,以水为笺,共同探讨自然、和平与爱,并以此为主题开展了诗歌创作与朗诵活动。诗景相和,诗人们传阅着即兴创作的手稿,纷纷感叹虽然语言不同,但诗歌的韵律、节奏,甚至是无声,已经说出了一切。在活动闭幕式上,雷平阳朗读了专门为此行创作的诗歌,赢得大家的热烈响应。各国作家纷纷提出,希望明年能再次邀请中国诗人和作家参加他们本国的文学活动,进一步巩固友谊,加深情感。比耶洛舍维奇表示,中塞两国作协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希望继续与中国作家、云南作家深化合作,使传统友谊焕发出新的生机。希望我方继续推荐更多精彩作品、举办更多文学活动,创造更多机会让两国作家和读者面对面分享交流,为双方之间的文学交流增添新的期待和愿景。此次出访是云南作家再次应邀参与此项国际文学盛事,也是云南文学“走出去”的标志性成果之一。代表团深切感受到塞语国家及中东欧地区文学界对中国文学、云南文学的喜爱与赞赏。通过系列高规格活动,有效提升了中国云南文学在中东欧地区,特别是塞语国家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为后续持续深化交流、拓展云南文学在欧洲的传播渠道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云南省文联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守正创新,立足云南丰厚的文化沃土,着力创作推出更多文艺精品,积极开展多渠道、宽领域的对外文化交流,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以文艺的力量助力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