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极花在哪——读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极花》
读完了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极花》,心情变得特别沉重。一向认为向上就有阳光的我,突然有了莫名的忧伤——小说主人公胡蝶命运真的无法左右?
-
赏画—清 恽寿平《牡丹图》
恽南田(1633年—1690年),即恽寿平,原名格,字寿平,后以字行,改字正叔,号南田,别号云溪外史,晚居城东,号东园草衣,后迁居白云渡,号白云外史,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开创了没骨花卉画的独特画风,常州画派的开山祖师,后来成为清六家之一。
-
再推24小时城市书房 昆明“书香之城”与时俱进
为何昆明一直在着力推进此项目?首先,24小时城市书房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提升了城市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与水平,同时也弥补了图书馆闭馆时对读者阅读需求的服务空白。
-
真情铸就军魂 ——叶瑞刚《足迹》读后
这部37万余字的《足迹》,是作者28年军旅生涯的沉淀,呈现出了云南、西藏边防穿越历史时空的军队面貌,也书写了作者对军队建设的思考。
-
2020.04.01
-
激活档案资源 弘扬中华医药 ——评《老号话非遗》
解读这项优秀遗产的专著《老号话非遗——国家非遗昆中药传统中药制剂的传承》(杨祝庆主编,昆中药编著,云南人民出版社2019年12月版)一书,是将档案文献与活态传承相结合呈现的新书。
-
行吟出诗与远方 ——评黄亚洲《谁不说俺家乡好》
行吟诗,古代称之为 “纪行诗”,当代也有称之为“旅游诗”的。无论何称谓,其本质是诗。诗是情感的产儿,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虚情假意与诗无缘,更与好诗无缘。
-
2020.04.01
-
饱蘸深情为春城书写 ——读《昆明往事》
杨杨的《昆明往事》(云南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是一部长篇文化散文,作者在书中,通过对昆明过去、今天的书写,呈现出厚重的历史感与深邃的文化意蕴。
-
2020.04.01
-
【民族文化探薮】关于宾川民间长诗《赶马调》
宾川历史悠久,享誉世界。历史上宾川县严重缺水,是云南全省降雨量最少的县,缺水成了宾川心头之患。“天干不过三川坝”,天干造成宾川人出门赶马谋出路,这正是宾川汉族《赶马调》产生的原因之一。
-
2018.05.15
-
刘光平:青木瓜的东方味道
《青木瓜之味》是一部弥漫着东方情绪的越南电影。作为一个有着西方电影艺术教育经历的越南人,导演陈英雄没有忘本。
-
因为爱,所以爱 ——我和儿童文学
2017年度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我的小说《晚秋》排在佳作奖第一。
-
文化交流要增强主体意识
走出去不是终点,走出去而产生有效影响进而让外国朋友更全面地认识中国、了解中国才是目标。
-
我为啥被一部报告文学感动得十次落泪
对我来说,这已经是很多年没有过的情形了:一本书让我感动得流泪,而且不下十次,如果换做别人我很难相信,连我自己都难以置信。
-
云南民族文化大有可为
在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强省进程中,如何正确认识文化自信,践行文化自信,推动云南文化繁荣昌盛?
-
文艺工作要坚持讲品位 讲格调 讲责任
党的十九大报告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提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
-
2017.06.26
-
《昆明文艺》首发中篇小说《金江1936》开拍电影
2017年6月25日下午3时,由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云南云河之舟影视有限公司、陕西真之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摄制的影片《金江1936》启动仪式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
-
2017.06.13
-
昆明文学艺术研究院相邀韵海之巅举办“文艺进校园·美国留学生专场”活动
5月20日,昆明文学艺术研究院相邀韵海之巅举办“文艺进校园·美国留学生专场”活动,这是美国东北大学(Northeastern University)来到云南大学国际学院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期间的一次本土茶艺、音乐体验,它的魅力,不仅让国人为之倾倒,更吸引了无数外国人前来一品芬芳。
-
张京徽:淡定的李晓川
近些年来,貌不惊人的李晓川在越来越多的电影中亮相,在去年的上海电影节上就有两部他出演的电影,除了《对风说爱你》之外还有《烈日灼心》,形成左右互搏之势。李晓川颜值不高,也没有声嘶力竭的表演,但他就是用这种“淡定”的表演方式塑造了最有存在感的角色。